第1篇: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设计指导思想
《劝学》是学生刚入高中是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认为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一是要汲取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营养,二是应领略古代典籍的博大艰深,三是必须积累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汇语法常识。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在学习中获得教养”的主题,首先了解古代贤哲在此问题上的看法,然后以文本为平台,致力于学生在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等方面有所感悟,从而具体感知古代文化典籍的魅力,吸收人生成长的精神营养。
正是强调学生感知的需要,教学中要突出诵读、涵泳的方式,通过文本建立与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渠道。力避教师一包到底的传统讲授的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是完善自己,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2.了解比喻、对比在表达中的具体作用。
3.在理解文意,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辩证认识学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具体理解比喻和对比手法在语境中的作用。
3.了解文中“于”“之”“而”以及“绝”“劝”“日”“知”的意义及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悉课文
1.学生*朗读。
2.同座相互指导。
3.学生自愿表演朗读。
4.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纠正朗读中暴露的错误。
5.老师朗读,也可由学生品评。
(二)介绍作者
1.阅读题注,明确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荀况,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系荀子和门人共同编著。
2.补充介绍
(1)稷下: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附近,是战国齐都临淄西边南首门,一称稷门。因地近稷山,设馆其下,故名稷下。为战国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荀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2)兰陵令:春申君任命荀子为兰陵令,开始了他一生中短暂的仕途生涯。兰陵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原为鲁地,鲁灭亡后归于楚。荀子在兰陵一边做官,一边著述,同时收徒讲学,进入学术创造的一个高潮。
(3)孙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荀子为孙卿。
(三)讨论第一段
1.讨论几组比喻的作用
(1)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比喻:说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2)糅木为轮的比喻:说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本体是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学习可以修身益智。
(4)第一段5个比喻,都是正面设喻,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5)比喻的表达效果: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2.讨论首句“学不可以已”与比喻的关系:开宗明义,提出中心;从逻辑关系看,是因果关系,首句是果,结论,5个比喻是因。
3.讨论“可以”“以为”古今意义是否相同:“可以”这里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都是能够的意思。“以为”这里与现代汉语不同,文中是“拿它做”,现代汉语是“认为”。
(四)结合自身情况,用比喻说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修身益智的作用。
1.分组。
2.讨论。
3.由学生自行评价。
(五)当堂背诵第一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鼓励学生在大致能背的时候勇敢的尝试背诵。
3.找出背诵过程中暴露的共同问题想出巧妙的背书方法。
第二课时
(一)讨论第二段
梳理5个比喻的内部关系
1.“登高博见”与“跂而望”为一组,本体是前面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跂而望”喻“终日而思”,“登高博见”喻“须臾之所学”,说学习能事半功倍。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为一组,说善于借助外物则效益倍增。
3.5个比喻就是5组正反对比,都是阐述学习的作用。
(二)当堂背诵第二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组织背诵竞赛,比速度,比正确率。
(三)讨论第三段
1.讨论“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喻意义及写法:前两个先正面设喻,后两个再反面设喻,都是说学习要积累,其本义在四个比喻的中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骐骥驽马、锲朽木及锲金石的比喻的意义和写法:骐骥驽马的比喻先正面后反面,锲朽木锲金石的比喻先反面后正面,都是说学习要持之以恒。
3.蚓与蟹的比喻的意义和写法:蚓是正面设喻,蟹是反面设喻,都是说学习要用心专一。
4.明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定语后置,“之”为结构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5.第三段的比喻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四)当堂背诵第三段
1.理清层次结构来帮助背诵。
2.集体背诵。
3.理解性背诵。
(五)课文的逻辑结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一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二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阐述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可见先秦荀子散文达到极高的理性思维水平。
(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对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的理解。
(七)作业:整理课文里有关语言现象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同煣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1)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第2篇: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共3页,当前第1页123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第3篇: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掌握、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和虚词,熟记文中通假字,进而疏通文意。
能力目标:
1、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情意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掌握、积累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
2、疏通文意;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课外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并熟读成诵。
2、整理课后习题。
3、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1、文学常识简介:(学生答,教师补充)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出示学习目标二: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学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进而疏通文意。
在预习的基础上读通课文,读准字词。
1、疏通文意,掌握实词与虚词。
2、帮助学生归纳:
A:一词多义
B: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C: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师,并说说它的不同含义: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第4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精当凝练的用词和深蕴在词语中的沉重感情,明确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理解造成主人公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教学
重点 把握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所揭示的深刻社会主题。
教学
难点 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巧问激趣 循词探旨
【教学理念】
《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篇传统课文。这篇作品所述故事时空跨度大,情节转换曲折,语言内涵丰富,感情饱满深沉。许多老师都认为《祝福》不好教。如何才能让教学流程更顺畅,教学效果更令人满意呢?经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与思考,可以文中那些描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关键动词为教学切入点,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深入钻研文本,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讨论答问,理解课文精当凝练的用词和深蕴在词语中的沉重感情,明确文章主旨,得到应有收获。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本文的教学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从设置切合文章关键的问题入手,让关乎文章精要之点的问题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合作与探究。
【课前预习】
学生预习,掌握本文情节结构,理清课文基本思路。并通过评点的方式详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显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与悲惨遭遇?试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一、导入新课:
古人非常注重炼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而炼字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之一。
不仅是诗歌要“炼字”,小说也是如此,鲁迅先生的小说更是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祝福》中动词对展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二、循词探旨
㈠速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显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与悲惨遭遇?试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㈡交流探讨
⒈拄
形象地写出了祥林嫂从肉体到精神备受摧残的事实。祥林嫂的年纪并不大,可是因为受到的打击太多,她未老先衰了,以至于才“四十上下”年纪走路却要拄着竹竿。
⒉讨
写出她的生活十分困窘,她要以讨饭为生了。
追问:文章说“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可事实上她并没有来“讨”啊,她只是来问“我”一些关于“魂灵”、“地狱”的事,怎么解释你所选定的这个“讨”字?
明确:祥林嫂最后还是以“讨”为生的。尽管当时她没有向“我”讨饭讨钱,但我们从“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可以知道这一点。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也明确地说她后来成了乞丐。因此,用“讨”来概括她人生的最后时光是恰当的。
⒊做
“做工”的“做”。这一词反映出祥林嫂一生中很多时候是靠为别人做工而谋生活的。
师:“做”字的确能反映出祥林嫂人生的一些特点。我们再仔细读课文,看还有没有比“做”更能说明祥林嫂需仰仗别人而活的词呢?
⒋求
卫老婆子对鲁四老爷鲁四婶说“她来求我荐地方”。祥林嫂有力气,又勤劳,却生活无门,还要求人介绍做工,可见其命运之惨。
师:“求”这个词确实很能说明祥林嫂的生存状态。她两次来鲁镇做工,都是“求”人引荐,“求”人收纳。她要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有时还不可得,多么可悲!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看还有没有能反映祥林嫂命运的动词?
⒌抓
她婆婆带人来抓她回去的“抓”。这个词说明她没有人身*。
⒍劫
追问:“抓”字充分说明祥林嫂是受婆婆控制,没有人身*的。仔细读课文,看还有哪个词与“抓”字暗相照应,有同样的表现力?
明确:“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的“劫”字比“抓”字更有表现力,“劫”字更表现出一种暴力倾向。
提问:“劫”字同样说明祥林嫂对其婆婆的淫威是无力反抗的。大家想想,“抓”和“劫”这两个词用词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文章中还有哪些词表现出“抓”和“劫”的意思?
明确:“抓”这个词是从祥林嫂的婆婆对“出逃”的祥林嫂而言的,而“劫”这个词则是鲁四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祥林嫂的婆婆等来“抓”祥林嫂,他们在鲁老四爷鲁四婶等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武力“抓”回祥林嫂,当然是“劫”了。
“跳”“抱”“拖”“堵”“捆”等几个词十分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抓”和“劫”的意思。“跳”说明船中的人出来得快速迅猛,“抱”“拖”“堵”“捆”等词说明他们的行动是带有暴力性的,他们不容祥林嫂有任何其他的选择甚至辩解,这正是“劫”。
⒎逃、许、嫁
提问:祥林嫂的婆婆为什么要动用武力来“抓”她、“劫”她呢?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祥林嫂怎样的社会地位?
明确:因为她是“逃”出来的,她婆婆早已把她“许”给别人,急着要“嫁”她出去。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祥林嫂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她完全没有人身*。
提问:两位同学的发言很有道理。那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出来呢?我们能否根据课文作些推断?
明确:得祥林嫂逃出来的原因主要是她在家没有人身*。从上文的叙述可知她的婆婆很严厉,那对她也一定很刻薄。
提问:同学们说的都有理有据,这种发言方式非常好。现在要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祥林嫂的婆婆要“嫁”她是关心她的个人生活吗?
明确:不是。她的婆婆要“嫁”她完全是为了钱,是为了用“嫁”她的钱来给小儿子娶媳妇。
追问:这种“嫁”实际上与“卖”差不多。这就足见祥林嫂在那个家是没有地位的,她在那个家不过是一件工具,一份私有财产。大家再找找,课文中还有能反映祥林嫂命运的动词吗?
⒏闹
她婆婆要把她嫁给贺老六,她“不依”,“闹得很出格”,这说明她对这桩婚事是不满意的。
⒐撞
提问:我想问,祥林嫂“撞”在香案角上是不小心还是故意的?
⊙生读课文后言。
⊙生可能的答案:她逃出来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婆婆原来就要把她嫁出去换钱为小儿子娶媳妇。我们从她逃到鲁镇仍被抓回嫁出去可以推想出来。或者从“她从河边淘米回来,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的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也可看出祥林嫂很怕她的那个“家”,这应该是她“逃”的一个原因。
⊙此问题有一定难度,可进行引导。
引导:试体味“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和“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到了香案角上”所表达的意义有没有什么不同?
明确:“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说明祥林嫂的被撞是自己故意的,而“她就一头撞到了香案角上”则表明被撞是不小心所致。
提问:祥林嫂为什么要拼命撞那香案角呢?
明确:因为她不想嫁给贺老六,她想以死抗争。
提问:那是因为她和前夫的感情很好吗?
明确:从作品里看不出来。她应该是受了旧时从一而终的观念的影响。
⒑瞒
提问:其实,我们从文章中可以找到祥林嫂和前夫感情方面的信息。大家试试?
明确:祥林嫂在丈夫死后不久就“瞒”着婆婆逃出“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不久──也就是她丈夫才死不多久就“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都说明她与前夫的感情不是很深,不然,她不会解脱得这样快。
⒒赶
追问:分析得有道理。还有无其他有表现力的动词?
明确:“赶”字也表现出祥林嫂悲惨的人生。她的第二个丈夫死后,“大伯来收屋”,“赶”她,好像那个家不是她的似的。
提问:我们思考一下,祥林嫂在前夫死了之后,“逃”出婆家,“逃”到鲁镇后却被“抓”,被“劫”回去,强嫁给贺老六;而在贺家,当丈夫和儿子都失去后,她又被“赶”,*。她总是在失去丈夫之后就失去了家,这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
明确:这说明她的“家”是依赖丈夫而存在的,没有了丈夫她就没有了“家”,这是封建的族权、夫权在作怪,祥林嫂深受族权、夫权之害。
⒓捐、赎
“捐”字、“赎”字也有力地说明祥林嫂的可悲。
提问: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钱呢?她真的有罪吗?她捐的钱赎了罪吗?
明确:这都是迷信,还有封建的贞操观害的她。祥林嫂的改嫁根本不是她的过错,她是无罪的。她捐的钱根本赎不了她的所谓的罪。
提问: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动词来描述。
明确:“打发”。她最后被鲁家“打发”走了。
师:当祥林嫂失去利用的价值之后,她就成了社会的弃儿,她完全成了一个多余人。在那个寒冷而热闹的祝福的时节,她走完了短暂而悲苦的人生,告别了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她的不幸遭际,是无数旧时代妇女的一个缩影。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体会到这两种说法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难看到,高明的作家在写人之时,所用语言既极其简省,又十分富有表现力。我们刚刚说到的这些动词就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一生。透过这些冷峻的动词,我们还能深切地体悟到造成祥林嫂悲苦人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四、延伸探究
师:其实,作者除了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展示了人物性格命运之外,他们的名字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下——
㈠祥林嫂
⑴没有自己的名字,随从丈夫叫了祥林嫂。说明她没有人生自主权。也说明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现象的严重性。
⑵祥林嫂“不祥”,命运多舛,数遭闵凶,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祥林嫂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她的悲悯与同情。
㈡鲁四老爷
⑴他与鲁镇同姓,又被称为“老爷”,说明他是地方权威人物、最高统治者,掌控鲁镇。他的理学老监生的身份,更暗示了鲁镇沉浸在他礼教阴霾的笼罩之中。
⑵他书房里的对联写作“事理通达心气平和”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他一见祥林嫂就“皱眉”的态度与他“可恶”“不干不净”“谬种”的语言都鲜明地表现出他的事理不“通”更不“达”、他的心气不“平”、更不“和”。而另一联已经脱落,说明他的附庸风雅。那脱落的一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可以暗示他是个不明品节、无品缺德的人。
鲁四老爷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他的嘲讽与憎恨。
㈢柳妈
⑴柳,“无心插柳柳成荫”,柳妈对祥林嫂的精神戕害,是由于她对迷信的执着造成的,是因善而害人,她的无知的善良建议,使得祥林嫂最后一个精神堡垒被粉碎。
⑵柳,生命力及强,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长。暗示封建迷信思想及易生长、传播、普及,当时的社会迷信面及广。
柳妈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民众愚昧无知的批判。
㈣贺老六
⑴俗话说“六六大顺”,而他贺老六是大不顺。花钱娶来的是寡妇,婚姻不顺;死于伤寒,寿命不顺;儿子夭折,家门不顺。
⑵贺,有庆贺、庆祝之意。而贺老六的人生最终一无所有。大伯,即他的长兄,不慈不仁,又收了他“自家的”房子,赶走了祥林嫂。贺老六无喜可贺,有悲可哀。
贺老六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
㈤祥林嫂的婆婆:
⑴卫家山人。只卫护自己的家,是个专横贪婪的封建家长。“她应酬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 堂而
皇之地全部收取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钱,并且“又取了衣服”。为了获得更多的彩礼,她又“好打算”,把祥林嫂当作奇货卖给了深山野奥里的贺老六,得了八十千钱。这就是她的从容和能干!
⑵她没有具体的名字,说明这种专横贪婪之徒远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利用宗法家族权威无所不为的封建家长比比皆是,有一个广大的群体。
小结:小说《祝福》人物形象的命名有着特别的含义,或寄寓美(祥林嫂、贺老六)的毁灭于其中,或寄寓讽刺(鲁四老爷、柳妈)于其里,作者的怜悯与憎恶,无奈与悲愤隐于人物姓名的深处。
五、作业
1、怎样看待鲁四婶对祥林嫂的“怀念”?
2、文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的眼睛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你怎样的感触?
3、小说以“祝福”为题,又反复写“祝福”:以“祝福”始,以“祝福”结,你觉得有何深意?
第5篇: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2022年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育是一项事业,需要我们付出毕生的鲜血;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需要我们不停地去探索。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觉一个教学循环需要一个贯穿始终的统一要求。经过我多年的思索、实践,设计了这份教学设计,用在起始年级或接手一个班级的第一堂课。虽然说不上屡试不爽,却对提高课堂效率大有帮助,今天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得到同仁们的批评指正,以其更加完善。
【设计设想】
当前,社会往往以高考升学率评判一个学校的好坏,学校领导则常常以班级平均分评判一个老师能力的高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捧着课本,忘了自己的职业性质——教书先育人;而学生更忽视了自我品行的修养,捧着分数忘了人生。高中语文第一节课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不仅对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而且也影响着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因此上好高中语文第一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明确高中语文学习任务
2、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背景音乐为..E的《中国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书,使我们学识渊博;书,给予我们正确的思想;书,让我们体味酸甜苦辣;书,赋予我们执着的力量。可见,书给予我们的是别有一番的诗情画意。假如我们想培养自己爱读书的习惯,想从书中领会色彩缤纷的人生,那就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语文了。
二、具体要求,突出教学重难点:
(一)、写好字
1、多媒体展示名家名篇,欣赏汉字的形体美,强调只有汉字才有书法这门艺术。
2、必须写规范字,举例说明错别字的危害。
3、每天坚持练字,争取写漂亮字。
(二)、说好话
1、说好普通话,人人有责。举例说明方言造成的误会及沟通的不便。
2、说文明话,净化我们的语言环境。
3、朗读要用普通话。
4、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对话做起。
(三)、读好书
1、欣赏周杰伦的《青花瓷》,谈方文山的歌词特点,明确古典文学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
2、多媒体打出教育部高中阶段推荐书目。
3、读有意义的书。教师用切身体会谈某一部书对自己人生的影响。
4、平时多读《读者》、《杂文选刊》等。
5、一学期至少读一部名著。
6、坚持写读书心得。
(四)、作好文
1、初中作文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就行,高中作文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内涵更丰富,字数也从600字增加到800字。
2、写作方法上更要注意联想和想象,描写要更细腻。
3、坚持写日记。日记本是一块自留地,能记下我们青春的脚步和成长的印迹。
(五)、做好人
1、讨论,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
2、在优秀的民族文化熏陶下,做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三、学习语文的方法:
积累,感悟。
四、小结:
语文水平是体现一个人内在气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往往可以通过他那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言谈、充满智慧的文字、一手漂亮的好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相当重要。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肩负着振兴祖国的使命,所以我们必须学好语文。让我们用身体去读书,用头脑去读书,用心灵去读书。在努力加强书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多思索、多总结、多实践,力争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总之一句话,语文学习不仅仅为了高考。
五、布置作业:
写一则日记,谈谈你对语文的看法,并制定一份学习语文的计划。
第6篇: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学设想】
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阅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二、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四库全书总目》谓 “勃文为四杰之冠”。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2、写作背景
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延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另说此文应为“二十六”岁时作,似以此说为是。
高宗时,洪州都督阎公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南下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下了《滕王阁诗序》。
3、关于滕王阁
“江南三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之一。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诗序》而很快出名。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二、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基本流畅。
三、检查朗读情况。
1、找学生读,正音。
2、朗读指导:句子节奏划分
节奏的划分,关系到诵读时语气的准确性。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如:豫章/故郡。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①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②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③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④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⑤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①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②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③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④都督/阎公/之雅望。
3、再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或*读)。
四、理清结构,把握段意。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同时交代了自己有幸参加盛宴的情况。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写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五、作业
1、 熟读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二、五。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翻译并分析第1—5段,背诵第2—5段。
二、重点语句分析。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准确、熟练。
二、翻译并分析第1段。
1、学生结合“注释”翻译第1段。
2、教师点拨,重点提示
3、朗读第1段。
三、翻译并分析2—3段。
1、学生结合“注释”翻译第2—3段。
2、教师点拨,重点提示:
(1)第2段写滕王阁在山水之间。
(2)第3段登阁远望所见山川之美。
(3)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
故曰一色。千古绝唱。
同时,“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一句中自成对偶,叫“当句对”,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朗读、背诵第2—3段。
四、翻译并分析4—5段。
1、学生结合“注释”翻译第4—5段。
2、教师点拨,重点提示:
(1)第4段写宴会盛况,兴尽悲来,感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人生无常,盛衰有时,怀才不遇,报国无路。
兴因何来:“爽籁”、“纤歌”、美酒,文士相聚,“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贤主、嘉宾)。
悲从何至:可知而不可更(盈虚),不可至(南溟、北辰),不可越(关山),不如意(仕途“失路”),聚短终散(萍水相逢)。
(2)第5段言自己虽遭时命之穷,但正因之以自励,从消沉中振起,理想、志节不变。
(3)赏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理想。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4)学习+创新,写出好的语言。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庚信《马射赋》)
“旌旗共云汉比高,锋锷与霜天比净。”(王应麟《困学纪闻》)
“浮云共岭松张盖,明月与兰桂分丛。”(《唐德州长寿寺舍利碑》)
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班固《后汉书·马援传》)
(5)“四韵俱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3、朗读、背诵第4—5段。
五、作业
1、 背诵2—5段。
2、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一、翻译并分析第6—7段。
二、归纳总结骈文的特点及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积累实词义项及虚词用法。
【教学步骤】
一、 查2—5段的背诵情况。
二、翻译并分析6—7段。
1、学生结合“注释”翻译第6—7段。
2、教师点拨,重点提示:
(1)第6段自述身世及怀才不遇的苦闷。用了大量的典故,涉及到大量的人物:终军、班超、宗悫、谢玄、孟母、孔鲤、杨得意、司马相如、钟子期、俞伯牙。可见,要想写好文章,要多读,要积累。要“厚积而薄发”。王勃不是典故、人物的堆砌,而是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两者有机结合。光积累还不行,还要会用,为我所用。
(2)第7段回应盛宴,答谢主人阎公,收束全文。
3、朗读、背诵第6—7段。
三、关于骈文
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六朝骈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句为主,但常常夹有杂言。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四、写作特点
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五、检查课后练习三、四的完成情况,讲评。
六、作业
1、 默写2—5段。
2、 做“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