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一共6篇

时间:2024-02-03 17:31:07 投诉 下载本文

最新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一共6篇

第1篇: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我的一生只有28年,我再也没有机会报答好心人、感恩社会了,我只能说一声‘谢谢’!”日前,一则村官的绝笔信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写信的是大学生村官徐锋,他20xx年在安徽歙县郑村镇潭渡村任大学生村官,却在20xx年底被查出罹患肝癌。肝癌晚期,肿瘤直径8厘米,最好的办法是肝移植,手术费至少50万元。歙县宣传部副部长吴建平将徐锋的遭遇告知歙县县委、县*,并在当地网络论坛发起捐款。爱心汇聚而来,徐锋初期的手术费很快有了着落。

20xx年1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迎来一个与徐锋相匹配的肝源,手术马上就能开始。

“徐锋的情况,移植一定要快!”医生反复强调。而就在此时,医院来了一位比徐锋病情更严重的患者。得知这一情况后,徐锋立刻决定把肝源先让给更需要的人。“有人比我更急,更需要它,就先让他移植了,我还能再坚持些日子。”歙县爱心人士到浙江看望徐锋时,他笑着说。

欣慰的是,半个月后,医院终于又找到与徐锋相匹配的肝源,他的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是那么多好心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只有用更大热情和努力做好工作,才能回报帮助我的人。”徐锋生前说。

20xx年,术后刚一个月的徐锋,出现在郑村镇*门口。郑村镇纪委书记朱俊敏回忆:“他戴着口罩,光着脑袋,执意回来工作。”考虑再三,镇领导班子决定让徐锋担任农经员一职,并私下和各行政村打了招呼:非工作时间不给徐锋打电话,不安排过重事务。

“我们给他减负,他却给自己加压。”朱俊敏说,20xx年5月,郑村镇开展扶贫调查,需要搜集2700位村民的信息。徐锋坚持参与这项时间短、任务紧的工作,他说自己当了三年多村官,对村里情况很熟悉,这项工作他再合适不过。就这样,徐锋又把所有精力扑到了工作上。

一直以来,话不多的徐锋,心里想着的都是如何给乡亲们多做点事。郑村镇潭渡行政村黎明自然村盛产粉丝,徐锋利用专业优势,建起村级网站,“在网上卖粉丝”的路子,破解了长期以来粉丝难卖的问题。

郑村镇老党员诸葛纪钗,因一场车祸导致瘫痪,老人至今还留着住院时徐锋带来的书报:“他来看我,带来书报和米面。出院后在我家,这孩子非要给钱,说是规定。我不要,他就偷偷把钱塞碗底下。”

遗憾的是,刚回去工作几个月,徐锋病情再次复发——癌细胞扩散到了肝、肺、腿骨。这一次,即使辗转各地医院治疗也已无济于事。病重时,徐锋口述,表哥记录,留下一封书信,满满的都是对社会的感恩。“绝望之际,大家没有放弃我,积极为我募捐筹款,使我有机会做了肝移植手术。”徐锋走之前表示,希望将社会捐给自己的剩余善款,继续捐给需要帮助的人。郑村镇是徐锋唯一工作过的地方,“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十分留恋这片土地。”“我的愿望是在我死后,能埋在这块土地上。”

12月1日上午,郑村镇迎来了久违的晴天,阳光洒满徐锋曾工作过的潭渡村。这天,徐锋被安葬在村里的公墓,他将和自己眷恋的土地永远相伴。

第2篇: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人物简介:管学刚,男,1977年10月出生,农工党员,现为农工党连云港市医卫支部主任、连云港光明眼科医院院长。

事迹概述:2012年,连云港光明眼科医院成立,四年间,管学刚带领全院的“光明义工”,为社会捐助医疗物资达1420万元,院义诊车辆行驶10万多公里,免费健康查体5.6万人次;还到76所学校、幼儿园查体3.77万人次,发放爱眼、护眼资料45万份,患者送来锦旗100多面。身为一名眼科医生,他努力钻研,医术高超,帮助无数病人重获光明,提起他的名字,大家有口皆碑。

管学刚,一位血气方刚的`山东汉子,他从沂水蒙山走来。这里,曾孕育了“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以其典型人物红嫂闻名于世。

2012年鲜花盛开的时节,连云港光明眼科医院宣告成立。院长管学刚满怀着革命老区的情愫,不仅把爷爷、父亲致力的眼科医技推向新的层面,为数万民众除眼疾送光明,而且把照耀齐鲁的红嫂大爱播撒于港城。

刚建院不久,市委就发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号召,管学刚带着他的团队,主动融入解困攻坚大格局。在市慈善总会组织的东海“血透中心”项目推进会上,管学刚出手捐赠150万元医疗设备,代表所有捐赠者讲话。

从此,一发不可收。管学刚在港城慈善公益的捐赠薄上,写下了一串串数字:

2013年5月18日,海州区市民广场举行第23个助残日的大型活动。作为协办方代表的管学刚致辞,向患有白内障的残疾人捐赠价值80万元的医疗物资。

同年12月18日,市慈善总会与市委驻东海县帮扶工作队联手,开展“慈善扶贫项目推进现场会”。光明医院捐赠10.46万元手术及医疗物资,用于牛山镇中小学师生眼健康普查和治疗,还向青年教学能手捐赠3个价值16800元的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向留守儿童捐赠10副价值380元的近视眼镜。

5月31日,市慈善总会发起的“助学圆梦”暨“一对一”捐助,在石梁河镇小学启动。管学刚向东海县贫困村小学捐助21.6万医疗物资,主要用于教学能手、贫困学生飞秒激光手术和眼疾治疗。同时向海州区白内障贫困患者捐助30万医疗物资。

11月9日,江苏第五个‘慈善周’活动在市苍梧绿园拉开帷幕。管学刚再次伸出援手,通过市慈善总会向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捐助100例内障手术,向市苍梧小学困难家庭近视学生捐赠眼镜100副,捐赠手术及物资价值46万元。

洒向人间都是爱。4年来,他累计捐助医疗物资1420万元,免费健康查体5.6万人次,到76所学校、幼儿园,查体3.77万人次,发放爱眼、护眼资料45万份。

“光明义工”致力慈善播撒爱心

管学刚挂帅的“光明义工”组织,更是十分活跃。两台义诊车常年奔波在城乡,每到一地,队员们就搭帐篷、摆桌子,安装仪器设备,为每一位前来的群众,提供健康查体服务和开展爱眼护眼宣传。“光明”帐篷,也经常亮相于全市大型公益活动。

光明义工们忘不了,11月下午,苍梧绿园,市慈善总会、民政局、卫计委的主要领导来到帐篷前,热情鼓励正在忙碌的管学刚等医护人员。当天因前来义诊的人多,医护人员直到天上了黑影,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走。

2月27日,义工们来到新浦汽车总站,为春运中的雷锋车手和乘客义诊;3月上旬,来到万家乐公寓、救助站寄养点看望老人和盲流人员;3月12日,去社会福利院看望孩子们;3月27日,义工们又陪着30多位残疾智障的孩子们乘坐大客车,观赏市区建设新貌、景点,看了动物园,还邀请他们作客医院,欣赏文艺演出。

热心院长关注民生解民之忧

管学刚不仅以自身的业务专长致力慈善,还常常把自己对民生的一些感悟付诸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且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2013年一个冬夜,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环卫工人坐在马路牙石上啃煎饼。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他发起了为环卫工建“爱心暖房”的倡议,号召沿街店铺门面房,为环卫工提供落脚休息之地。在媒体的支持下,他的建议得到了300多家单位响应。他率先行动起来,在医院辟出地方让环卫工人休息,还向其他休息点赠送茶具等物品。省、市媒体关注这一善举,南通、扬州及周边地区相关部门得知后,纷纷前来取经,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开。

由市城投集团全面铺开的港城自行车站点,推广了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但人们忘不了,管学刚也是这项服务的倡导者之一。他的着眼点是解决公交车乘客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买了30多辆车,放在新浦公园、120急救中心等处,让乘客免费骑行。后来,扩大借用范围,不仅仅限于乘客。

管学刚是一位眼科医生,他爱说的话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同样的道理,生活中也常会遇到些问题,我们看到了,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也可以伸伸援助之手”。管学刚这样说了,他也这样去做。

他应邀到新浦公园看樱花,却打起了路旁一块空地的主意。隔了一天,一个建报廊的方案摆到了公园管理者的面前。在公园的支持下,他投资的“光明读报长廊”建起来了。里面摆放着省、市党报和其他报刊,4年来,来这里的阅读者不计其数。

很多好事,媒体做了报道。有很多好事,管学刚保持低调,不让外人知道,悄悄地做。有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父母分居,他跟着生活的母亲又出车祸去世,上学、生活遇到困难。家里人封门堵路,大闹相关单位一个多月。管学刚闻讯,化名请派出所转交6000元,最终化解了矛盾纠纷,也解决了孩子读书难题。

2005年4月,被授予第五届莒南县十大杰出青年;,被授予连云港市“最美十大慈善人物”,江苏省第二届“百佳孝星”,农工党连云港市委先进个人;,先后荣获连云港市“十大杰出青年”、连云港市“医德之星”称号。

这,就是管学刚,把慈善作为毕生的追求,将大爱洒向人间。他像一盏灯,照耀他人,也亮了自身。

第3篇: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他的名字叫侯-,今年59岁,是-市矿区马家坪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主要负责平潭街西社区的日常警务,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片警”。从警20多年来,他不仅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好警察,还成了37位老人的“好儿子”,在他看来,民警也好“片警”也罢,说到底都是给咱老百姓解难的人。

老侯的一天是从平潭早市开始的,每天早上他都会早早过来巡查治安,顺便再买点菜,这些菜是买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早市结束,街上的人渐渐少了,侯-回到社区警务室,接待完办事的居民后打了一个电话。

中午下班,老侯没有回家,而是来到离警务室不远的一栋三层楼房,还没上完楼梯,一位老人已经迎了过来,84岁的李黑小就是那个与他通电话的人。李黑小老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7年前,侯-在一次户口排查中发现了他,那时的李黑小腰部扭伤、腿部浮肿,生活无法自理,侯-先带老人去医院做了检查,后来就天天定时定点来为他做按摩、洗被褥、处理大小便,直至老人好起来。

老人原先的房子一碰到下雨天、下雪天就会漏水,老侯就干脆给他租下了警务室旁边的小房子,还为他添置了澡盆、被罩和电话机。在老侯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双腿渐渐康复了。

晚上8点,老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又匆匆走上了一条通往虎尾沟的小道。今年83岁的李文彩是侯-照顾的另外一位老人。1996年,李文彩的儿子被判了无期徒刑,老人对周围的一切一下子变得十分冷漠。听说这事后,侯-就赶来看望老人。

谁料几个月后,李文彩的老伴伤心去世,女儿也得了脑梗,一下了没了亲人的关怀,老人的心情更是极度低落。老人爱吃饺子,侯-就买来馅和老人一起包了吃,他给老人做饭、缝衣服、洗被单,遇到老人生病,就干脆住过来。老人渐渐接纳了侯-,现如今更是离不开他了。

侯-的细心照料让两位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20多年来把侯-当儿子看待的远不止一两位老人。

78岁的刘如荣是侯-在澡堂洗澡时偶然遇到的,老人因为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侯-就主动帮他擦身搓背。除了日常的照料,侯-帮助老人洗澡的习惯一直没变,在侯-的警务室里挂着一沓子澡票,这是他专门为他照顾的老人们买的,每次他都带着一位老人去洗澡,成了老人们的专职搓澡工。

人们口口相传,让不少人都认识了侯-,在老人们的介绍下,侯-还接手了不少他辖区外的老人,自行车到不了的地方他就坐公交,每天忙碌于不同地区、不同的老人之间。做饭、收拾家务,或者给老人唱唱戏,陪老人聊聊天。从警25年,他长期照顾过的老人有37位,没图过什么名利,却收获了至亲的感情。

这些年,老侯的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辖区内的水电工和老侯结成对子,帮老侯给老人修理水电工具,社区不少热心居*动要求成立爱心团体,推选老侯为领队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了缝补工具,还有居民送来了米面菜,要和他一起照顾老人们。

一份爱心和热心,把一个59岁的民警和37位孤寡老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今年年底侯-就要退休了,他说,照顾老人这件事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他会坚持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老人、关爱老人的队伍中来

第4篇:好人好事事迹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我眼中道德就是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生活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就像一个人的灵魂,没有道德的人就没有光彩。有的人认为做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道德就在我们身边。

还记得三年前汶川发生的那场大地震吗?当时地动山摇,刹那间人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望着灾区人民那一张张焦急痛苦的脸,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我拿出了我所有的零花钱,毅然地捐给了灾区人民。还有许多的好心人给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血,有的人还领养了灾区的孤儿,还有的人到灾区去当志愿者。他们为了帮助灾区人民,整日整夜地忙来忙去,顾不上休息,这都是有爱心,有道德的表现啊!此时道德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那双援助之手。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双创”活动,暨创文明班级,创文明达标生。老师倡导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同学,他待人友好,爱帮助同学。记得又一次,我们班有位同学生病了,吐在了教室的地上,当时气味非常难闻,许多同学都露出厌恶的表情,捂住鼻子离开了。这时,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只见他拿起撮箕,到教室外边铲了些土,又急匆匆地跑回来,将土倒在呕吐物上,开始打扫起来。他没有怕脏怕累,一会儿功夫,就把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就是我们班的朱国庆同学。他是我们的好榜样,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们班的教室里,张贴着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就是由点滴小事构成,随地吐一口痰,吐掉的是你的美德;弯腰捡起一张纸,拣起的是你的形象。生活中的点滴都会彰显一个人的品质。文明一小步,道德成长就会一大步。只要我们播下一颗道德的种子,就会养成一个好习惯,收获一个好品质。让我们将道德的种子撒满世界的各个角落,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大开花,愿道德之花开满整个人间。

第5篇: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众所周知,西宁营业部一直担负着旅客货物发送,大宗货物批量运输的工作任务。每天迎接的是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旅客,各个年龄阶层,夹杂着天南海北口音奔波的人群,大家来到车站,把来自青藏地区的特色产品寄送给他们的家人、朋友。那么如何做好与这些旅客的沟通,让旅客安心的将货物寄送出去,是考验营业部导巡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都伟明同志在作为导巡员的工作期间,兢兢业业的完成了本职的工作任务,除此之外她还做了很多大量额外的工作。

一、业绩显著,工作成绩有目共睹

每有旅客相来咨询,都伟明同志都会热情接待,详细介绍服务种类,资费标准。把旅客当作家人,细致耐心的解答旅客的疑惑和不解,积极引导客户办理快递业务,有时客户通过了解,还会主动办理高资费时限、高铁业务。同时,因为广泛的接触客户,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和掌握也相对到位,对后续的产品销售做到了基本的铺垫。当然,用服务来感动客户,用赤诚的心为旅客服务,一直是西宁营业部的标准。

二、尊老爱幼,身体力行帮助旅客

有时碰到年岁较大的旅客,都伟明同志都会主动帮助搬运货物。有一次,一位老大爷打算寄送60公斤的货物,由于是一个大件,搬运起来十分不便。恰时,所有的装卸师傅正在忙着装卸货物。这时都伟明同志刚好旁经过,了解到老大爷的困难后,都伟明同志二话没说,推着板车帮忙搬运起来,作为一名女同志,特别是一名刚生育完处于恢复期的母亲,搬运这件货物的困难可想而知,正是设身处地的为旅客考虑,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精神信念支持着她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

三、同甘共苦,积极主动协助同事

随着营业部业务量的增长,制票窗口的同志要对大批货物进行信息录入,工作时间的延长是常有的事情,往往这个时候也是旅客寄送货物相对较多的时候,都伟明同志作为导巡员,这时也会主动协助制票窗口的同志进行工作。经常性的加班有时也会造成家人的不解,但当她面对家庭和工作的选择时,她仍然选择了工作。

当大家赞扬都伟明同志的时候,她总会说,这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一种淡然处之的心态,一种甘于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就这么在营业部扎下根来。作为我们一线职工来讲,我们的工作是光荣而艰巨的,光荣而在于平淡,艰巨而在于漫长。但就是因为像都伟明同志这样的许多同志的默默奉献,我们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为公司既好又快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中铁快运西宁营业部的全体同仁一起加油,向都伟明同志学习!

第6篇: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李黎明,男,1998年12月退伍后,他被分配到林业处苍石林场工作。

李黎明是个踏实敬业的人。20xx年初,林场安排李黎明到条件异常艰苦的牛肺沟护林,负责守护9780亩林区的3百多万颗林木。这日行一趟的“必修课”,他是用双脚徒步走完这40多里的崎岖山路。18年来,他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地走了46万多里,相当于沿着中国陆地边境线走了近10圈。

李黎明是个任劳任怨的人。李黎明值守的护林点位于林区深处,交通相当闭塞、条件异常艰苦,粮食蔬菜通常隔一段时间往山里背一回,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夏天就喝溪沟水、冬天则嚼野坡雪。刚刚度过39岁生日的李黎明,却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有点驼背的“糟老汉”。尽管如此,李黎明却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李黎明是个一心都只在工作的人。护林点不通车、不通电,甚至没有广播和通讯信号,最近几年,护林点逐步覆盖了广播信号,李黎明的生活中才添加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上任之初,从护林点到最近的汽车站要走36里山路。他常常要十天、半个月才能下一次山,到了防火期更是要4个月都不能下山。婚后的13年里,他下山回家的时间累计不超过2年,有9顿年夜饭都是在护林点里吃的,快9岁的儿子至今还常常错把这个很少回家的爸爸叫“叔叔”,每每到这时,这个平日里坚强的汉子都要忍不住流下泪水。

李黎明是个认真到“较真”的人。牛肺子沟林区沟深林密、资源丰富,是不少想发歪财之人“惦记”的“肥肉”。之前,林区内乱砍盗伐、偷挖山苗现象时有发生。李黎明到任后,这个“缺口”就被堵死了,也因此断了一些人的“财路”。有人找过他,求他“睁只眼、闭只眼”;也有人劝过他,让他多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没工作的实际困难;甚至有人骂过他、诬告他、打过他,可他一律“不开窍”。时间久了,他又多了个外号——叫“黑脸包公”。

有一次,李黎明巡山时发现了盗伐分子留下的车辙和拖痕,为了将保住国家财产,他在来不及向上级报告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循着印迹展开追踪,翻山越岭几十里,浑身汗水湿得精透,终于追回了被盗林木,就连落网的盗伐分子都只能无奈地说:“遇上这么个拼命三郎,我们只好认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