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精选

时间:2024-02-08 13:37:29 投诉 下载本文

2021全国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精选

2021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精选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实”的造字本义为柜子里装满了贝壳,指家境富裕;进而引申为,充盈饱满没有空隙;再进一步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实”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弘扬这种精神。

求实中学将“实”作为校名,并将“求实”二字写进校训。现在你接受求实中学学生会委托,作为本校优秀学生代表,带领高一学生在校史馆参观后,发表一次有关学校文化的主题演讲,向他们阐明本校“实文化”的内涵,并对他们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次考试为高三开学的第一次考试,因此本题命题形式仿照2019年全国1卷和2019年北京卷。立足于立德树人和文化自信,力图贴近高考命题。该题审题和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作文材料解读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因此,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本题材料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实”字的语义和语源进行必要解说,这三个义项的引申路径是从物质到精神再到人格;第二部分阐释了“实”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提示考生,需要从物质财富创造、个人品格、民族精神等不同层面对“实”进行思考和辨析。

2、任务指令解读

(1)内容任务

参照“作文材料解读”

(2)思维任务

材料中隐含了“物质财富创造 个人品格 民族精神”这样逐次深入的思考过程,实际上已经为学生搭建了构思基本框架。学生作文时需要辩证地处理“古代与现代”“当下与未来”的关系。

(3)对象任务

写作者的身份是高年级学长,任务对象是求实中学高一新生,写作时要注意对象的身份和接受程度,语言风格要平易亲切。此外这个要求其实隐含了这样一个任务:现代中学生如何看待“实”的精神?写作中要注意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照顾题目中“希望与建议”的写作要求。

(4)文体任务

任务要求非常明确,在校史馆为高一新生做讲解,这其实指示了本文的语体特点:

(1)偏向说理;(2)口语化程度高,语言表达要追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网络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便可享受购物、缴费、挂号等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

材料二:担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看病不方便,一位北漂女孩儿今年中秋节回家探亲时,为父母从手机上下载了看病软件,又手绘了8页示意图,帮助老人熟悉掌握软件操作流程。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一谈论的重点是老人群体和互联网科技的关系,材料二谈论的重点是子女给父母尽孝时,应当帮助父母掌握一些基本的互联网操作流程,让父母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因此,泛谈互联网的价值或者孝的意义,都属于偏题作文。

参考题目:

(1)子女当“技术反哺”父母;

(2)心系空巢老人,莫忘精神食粮;

(3)给尽孝插上“互联网”翅膀;

(4) “互联网+”时代,请别落下父母;

(5)网络时代,谁来扶老人一把。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冰雪茫茫的北方,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天晚上,老爷爷与孙子们围炉夜话,老爷爷说:“孩子们,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两只狼。这两只狼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愤怒、嫉妒、仇视;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友善、宽容、慈悲。”

听完爷爷的话后,孩子们沉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问道:“最后,哪只狼赢了呢?”饱经沧桑的爷爷回答道:“你喂过的那只!”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是一则富含哲理的小故事。

材料中的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两只狼,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愤怒、嫉妒、仇视;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友善、宽容、慈悲。这两只狼代表了人们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如有些人总是心怀感恩,满面春风;有些人却总是满腹怨恨,一脸阴郁。有些人总是宽厚友善,不计得失,而有些人却总是怨天尤人,自私冷酷。有些人如春日阳光,夏季清风,总是充满善意,充满和气;而有些人却如秋风摧折,严寒刺骨,总是恶意横行,戾气冲天……归根结底就是“善”与“恶”的问题。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围绕“善”与“恶”的关系展开论述。具体写作时可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什么是“善”与“恶”,有没有明显的区别?二是为什么会有“善”与“恶”不同的人,它们之间会相互转换么?三是怎么样做才可以使人人都向善?得出这些立意之后,考生可以任选一种立意行文,亦可综合几种立意行文。行文时注意根据材料的分析引出观点,也可以通过自然的意象的描绘析理引出观点,然后逐层论述,论述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引用典型的事例论证,作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参考立意:

(1)心怀感恩,满面春风;

(2)自省自悟,方能改变心态;

(3)善良需要滋养;

(4)审视自我,正视现实;

(5)心存感恩,一心向善;

(6)化解负面情绪,清除怨恨。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吸取经验,才能做对事,才能少走弯路;也有人说,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别样的风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来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1)从肯定少走弯路的角度立意:尊重经验,少走弯路,让人生之路变坦途。

(2)从强调走弯路对人生的意义的角度立意:少走弯路亦有风景,让弯路丰富自己的阅历;敢于尝试,“弯”亦有益。

(3)从材料整体的角度立意:走好该走的“弯路”;关于“走弯路”的辩证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相辅相生的,物理定律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还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的成长与此何其相似啊!请结合自己最近三年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感悟与展望。

要求:明确立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可以紧扣“力”是什么,可以改变什么,怎么改变等话题展开论述。

如果要改变自己,就需要有一个“力”,这个“力”可以是一件事情、一种情感,可以是外因触发,也可以是内因激励。

人如此,事也如此;习惯如此,风潮、认知、思想也如此;历史如此,未来也如此。

创新点:

交叉学科探究创新。将物理教材中的有关“定律”与人的成长相关联,考查学生联想、综合、延展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票房口碑双丰收。人们为“中国科幻文学迎来了春天”兴奋不已,但刘慈欣说:“除了我之外,别人都比我兴奋。”他感慨在这个读图时代,文学正在加速衰落,中国的科幻文学其实与世界还差得很远。

刘慈欣从小爱读《红楼梦》等名著,他的小说承袭了古典小说中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方法。他不愿住在大城市,认为大城市生活时尚丰富,会影响到自己对科学神秘感的探究和想象力的发挥,他和外界联系很少,认为相对封闭的环境可以沉淀心灵。

(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2015年8月23日,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作文开放性强,材料可多角度立意。

文化交流、传承、发展,创新都可立意写作

大城市的时尚丰富是否会影响你自我沉淀,心灵净化?相对封闭的环境是否限制了你的探究和思考?有争议的问题可双向立意。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据媒体调查,有超过50%的95后就业者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当调查员随机询问他们为什么想当网红时,很多人给的答案是:“因为网红赚钱容易”“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

(2)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冰心

(3) “在我心中, 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李宗盛《真心英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立意参考:

(1)树立崇高理想,拒绝名利诱惑。

(2)不要只看到成功者荣耀的瞬间,还要看到成功者为之努力、奋斗的过程

(3)成功的路途中总会经历坎坷,要学会坚持。

(4)成功的背后是汗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在旧上海的斑驳光影里,街巷闾里中,穿着旗袍、擎着纸伞的女子曾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如今,旗袍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今年99岁的海派旗袍大师褚宏生,却依然默默坚守。海派旗袍制作,镂空细密,工艺繁复。80多年来,褚宏生一直坚持一针一线亲自缝制,精益求精制作每件旗袍,即便做一个小小的盘扣,也要花三个小时。无论机器怎样先进,褚宏生都不为所动。今天,人们称他为“活着的传奇”“上海滩最后一位裁缝”。

②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跳槽已成为年轻人的“新常态”,求职更像是“尝试”,有人一年换5份工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李家华认为,“人们每个阶段的追求、想法不同,不是一份自始至终的工作能涵盖的”。

③2019年1月,人社部发布通告,拟发布15个新职业,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工程技术人员,而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等也入围。电子竞技员“入围”新职业,一时引发人们热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①褚宏生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工匠精神、匠人精神。虽然时代变迁,但是他热爱自己的职业,一生只做一件事,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完美。

匠人精神并不是变化之敌,既要改变,也要坚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保持适应与变化固然重要,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相对不变的,总有一些价值是永恒的。对于个人和集体来说,对浮躁的摒弃,对某些价值的坚守,是走向未来的助力。

②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年轻人要勇于适应,勇于尝试,勇于改变,勇于放弃,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潜能,但是也要摒弃浮躁。

③新事物、新职业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应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而与时俱进,积极改变,知识、技能的自我更新、自我迭代则是应对职业更新、职业迭代的最佳手段。

【立意参考】

①从工匠精神的角度立意。谈对工匠精神的坚守、弘扬,对待工作、职业、事业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等。

②从适应社会变革的角度立意。谈对待新事物、新职业的态度,要勇于适应,敢于变革,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创造自己的世界等。

③从两者结合的角度立意。谈既要适应社会的变化,积极应对,也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摒弃浮躁,坚守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等。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小猫因钓鱼时不专心而落得两手空空,后来改正了错误。有一天它又在河边钓鱼,每当钓到一条大鱼时,它就把鱼扔回河里,钓到小鱼时就留下来。一位过路人看到这个情况很奇怪,就问它:“为什么不要大鱼,只要小鱼呢?”不料小猫回答说:“因为我家只有一口小锅,没有大锅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对待小猫的回答,我们可以有两种评价:回答很荒谬,回答有道理。

从“回答很荒谬”的角度思考:小猫思维僵化,不知变通,由此可以得出“变则通”“改变是一种智慧”“要跳出思维的误区”等;小猫因受视野的限制,墨守成规,所以“做人做事要有大格局,宽视野”“格局决定结局”。

从“回答有道理”的角度思考:“要量力而行”“给自己正确定位”“莫让欲望伤害自我”“告别贪婪”“正确看待欲望”“认清诱惑”“合适即为美”“要适度、要适可而止”“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幸福在于满足”“知足常乐”“正确看待得失、有得就有失”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交通信号灯有红、黄、绿三种,有人只关注红、绿灯,无视黄灯的存在;有人把黄灯看成警示;有人把黄灯当成“机遇”……个人、团体、社会、国家都可能亮起黄灯。

“黄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中对于“黄灯”得理解,“有人把黄灯看成警示”,此处的“黄灯”可能是生活中的一些规则、一些警示、一些暗号,它提示我们不要越界,不要违规,要遵规守矩;“有人把黄灯当成机遇”,此处“黄灯”可以理解为时机、机遇、机会,这些机会稍纵即逝,需要我们快速出手,抓住时机,创造价值;“有人只关注红、绿灯,无视黄灯的存在”,这些人无视黄灯,无视警示,我行我素,必然会招致恶果;“个人、团休、社会、国家等都可能亮起黄灯”,这就拓展了“黄灯”的范围,如个人身体健康会亮起“黄灯”,人与人的信任会亮起“黄灯”,社会的价值观会亮起“黄灯”。人与自然的关系会亮起“黄灯”等等。

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招转名单,该名单中的35位教师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且清一色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名校,其中,仅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就有20名。

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引发社会的广泛争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①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

③大材在小岗位上也会有大用;

④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发展的根基,硕士博士到中学任教大有可为;

⑤让高层次人才当教师有利于人才培养;

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教育的幸福,首先在于能够培育出懂事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今年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某中学考点外,一个身着黄色T恤的高个男孩,走到母亲跟前,突然跪下来,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反应不及的母亲一下子被这幸福懵住了,双手抱住孩子的头哭了出来,原来为了儿子,母亲李女士停掉了服装生意,专门陪读陪考……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此事对即将步入高三的你一定有所触动,请给你的父母或老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校拟组织高三年级举办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你作为演讲选手,写篇演讲稿。

如果你是现场的目击者,会引发你哪些感触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题目材料一共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属于说理性文字,“教育的幸福,首先在于能够培育出懂事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第二段文字截取今年高考结束考生跪谢母亲的画面来展现考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显而易见,这两段文字都是指向“感恩”“珍惜”。然后看材料所给的任务,本题有三个任务,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一个任务进行作文。

第一个任务,针对材料中的事件给老师或父母写一封信,这信件之中应是表达对老师和父母的感恩之情,感谢老师这些年的教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二个任务——学校拟组织高三年级举办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你作为演讲选手,写篇演讲稿。写好这篇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感恩。

宽泛的说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的情感比感谢要深切、要厚重、要丰沛。

(二)对谁感恩。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和范围。在写作范围上同学们一定要拓宽选材空间,可以思考的范围有:回顾历史,放眼社会,倾听大自然,展望未来。在写作对象上同学们要倾注丰富情感,可以寄托的情感的载体有人、物、景、事等。

(三)感恩的原因。

这是这篇作文的写作缘由。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变得美丽: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但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缺乏感恩的表现:对父母辛苦的无动于衷、对老师付出的漠然置之、对动物受伤的冷眼相待、对别人危难的缺乏同情、对民族忧患的缺乏关注……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展现自己与写作对象之间发生的事件交往、情感交流和独特体悟。很多事情、很多情感值得我们写入作文。可以参考的有:父母亲的爱惜、呵护,老师们的指导、教诲,朋友间的关心、提醒,陌生人的帮助、风险,大自然的恩赐、赋予,失败后的鞭策、启迪。

(四)怎样感恩。

感恩需要真诚,它应该来自心灵的深处;感恩需要爱,它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感恩需要细心呵护,它应该来自平凡的生活:感恩需要提升境界,它应该来自博大的胸怀;感恩应该远离冷漠,拒绝自私,对心胸狭窄勇敢地说“不”。

最后还要注意文体特点,作为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可讲性和鼓动性。

第三个任务,“如果你是现场的目击者,会引发你哪些感触与思考”,这就需要考生先简述事件,并对事件中的男生做法进行评价,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谈自己的感受。

十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兰州交通大学三名学生不满试题太简单,写信向校领导反映问题。建议信直言,当前大学校园中,学校部分考试试题与往年试题重复率高达80%以上,其他的试题也极为简单,“只要考前翻过书,就都能答上”。写信学生说,考试试题简单,让原本能够拉开差距的考试,出现“人人都是90多分”的结果。“比别人多学的50%的知识好像白学了。”他们要求,学校应提高考试试题的难度,真实反映学生水平,让不知努力的同学“疼一疼”。

对于这三名学生的做法,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展示时代风采,捕捉现实亮点,这是当前写作关注较多的一种命题形式。这一题目选取了兰州交通大学三名学生给校领导写建议信反映问题的材料,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其实,兰州交大学生反映大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毫无来由,而且这种状况也不只是兰州交大存在。从这层意义上讲,要为这三名写信直陈的学生点赞。当然,大学考试试题的命题,也有其客观的考虑。毕竟,大学不像高中,分数虽然重要,但其他方面也应该兼顾。因此,写作时可以抓住其中一个角度构思,也可以运用辩证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对话题进行解读。立意角度有:

(1)从学生写建议信的角度:兰州交大三名学生给校领导写信,反映对大学考试的困惑,并提出提高考试难度,变换考试题型,让考试真正体现学生实际水平的诉求。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校重视,也让自己在大学里付出的汗水能够有所体现,让公平得到真正体现。

(2)从大学教育的角度:考试是检验学生能力的一项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一些学生成绩虽差,但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应该给他们通过的机会。这也是公平的体现。面对学生的建议,可以考虑改变考试的方式,但是,也不能完全按照这几名学生的想法,应该有更科学的考试机制出现。

(3)从综合的角度:分数,在学生的意识里总是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尤其是对“学霸”来说,往往把分数看得更重。这时,需要积极引导,让学生从“唯分数论”中走出来。

十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日,回形针与指南针相遇,互诉人生体验。

回形针说自己原本是一根笔直的钢丝,可人类却把它扭曲起来,回形针很痛苦,人类却说:“正是这一次次的扭曲才成就了你,体现了你的价值。”

而指南针说:“我虽然不比钟表,总是变换自己的位置,看到不同的风景,但我的职责就是终生只坚守一个方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文题解析

本题考察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构成为寓言故事,分为两个部分,围绕“回形针”“指南针”两个物象展开。

第一段,“回形针”由“笔直”变得“弯曲”,扭曲的过程是痛苦的,而在人类的价值判断中,却认为这种痛苦是值得的,因为它最终实现了自身价值。

第二段,“指南针”谈到,自己无法像钟表一样变换位置,看四时风景,但于它而言,人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便在于对一个方向的坚守。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便是精彩。

可以看出,题目巧妙地抓住两个物象的特点,赋予其象征意义。在解读时,也必然要联系到社会、个人。

理清对象后,要辨析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隐含的观点态度。可以看到,两段材料存在一定的转折,即“回形针”与“指南针”的意见相抵触,前者对实现价值感到疑惑,后者则不为外界干扰,坚定不移,而二者的联系则在于都是对人生经历、实现人生价值的讨论。

看似存在辩证的讨论,但通读完材料可得知,题目更倾向于“指南针”的观点。可以从中解读到:实现价值的过程艰辛坎坷、枯燥乏味,但只要坚定方向,抵达终点,这一切便是值得的。

此外,若着眼于肯定“回形针”的“控诉”,否定为实现价值所做的付出、坚守,或分析讨论为他人设价值标准是否合理,便是与第二部分失去了联系,陷入了离题的误区。

立意参考:

立足实现人生价值这一主旨,抓住材料的主题对象,可以分别总结立意:

从“回形针”的角度:

接受挫折,迎接挑战。人生路上必定是曲折坎坷的,也正是这些艰辛和痛楚,让人生旅途变得更有意义。可以联系挫折与价值实现,论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点明面对挫折和挑战应不辞辛苦,明白挫折有其价值所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式逻辑会是不错的选择。

从“指南针”的角度:

1.坚守初心,不为外界干扰。

着眼于“坚守”,剖析没有选择大众眼中的精彩人生,朝着一个方向,笃定前行,其背后隐藏的是目标的明确,人生追求的坚定,肯定这种选择的意义。或以时代发展为轴,或以同一精神为系,由此联系到现实,进一步拔高立意。

2.恪尽职守,平凡亦伟大。

着眼于平凡生活中的笃定、坚守,论述细微处亦可见伟大。可围绕同一的精神品质为中心,剖析对于人物本身的意义,并联系其中所传递的社会力量。最后推及自身,点明新一代在精神感染下的所思所悟,陈述所应做的选择。

综合立意:

可以综合材料中提到的观点,讨论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方面,我们可以论述对人生意义的不同看法。如从不同行业或不同时代展开论述,人生的意义在一些人眼中是不断挑战自我,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坚守初心、奉献社会,而无论何种观点,实际上都是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也是一种精神品质的体现。

另一方面,可以论述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少有人能平顺地实现个人追求,实现自身价值总是要披荆斩棘,或与潮流意识相左,所需要的便是不惧挫折,坚守如前。

十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

立意:眼力即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思力是方法把握和思想的积淀、定力是不为复杂影响的能力、抗压之力是在挫折面前的乐观与激情。以上四力都是考生要立意的角度,都是引导人成才的道理。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现实,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

十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想去当练习生……等我火了,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2018年11月,宿迁市两名十几岁的女孩为了当明星,决定离家出走。在出发前,其中一名女孩给父母留下了这样一封信。不过,由于她们年纪小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离家出走失败。

(2)据媒体调查,有超过50%的95后就业者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当调查员随机询问他们为什么想当网红时,很多人给了的答案是:“因为网红赚钱容易”“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社会现象类的多则材料作文题。先看第一则材料,两名女孩为了实现明星梦而离家出走,虽然敢于去追求梦想是好事,但是十几岁的孩子心智还不够成熟,为了圆自己的明星梦而离家出走,这就不应该了。这反映出明星效应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巨大,明星的一夜暴富、灯红酒绿、前呼后拥的生活方式,像魔咒一样吸住了无数青少年的心。再看第二则材料,超过50%的95后就业者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这说明很多年轻人做着明星梦,他们渴望名和利,渴望轻而易举获得成功。

两则材料综合起来看,可得出受明星效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和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单一,没有树立远大理想。写作时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立意角度:

(1)树立崇高理想,拒绝名利诱惑。只有树立了崇高理想,摆脱名利的诱惑,才能有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才能奋发图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加强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学校和家长有责任与青少年和青年人多沟通,及时、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正确对待梦想和追求。

(3)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理想,就应该大胆追求,努力奋斗,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身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理想,更不要随波逐流,看别人往哪个方向走就不假思索地紧跟而上。

十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不要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马云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钱学森

没有比缺乏意志更大的困难。——拉美谚语

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卡曾斯

世界各国文化多姿多彩,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则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名言哲理类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从六则名言中选择两三则来确定立意。我们需要分别确定六则名句的含意。“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说的是人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由此可以理解为人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说的是不要沉迷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中,与其幻想不如踏踏实实立足于当下。“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强调的是正确结果与错误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人们正确看待错误,不怕犯错,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没有比缺乏意志更大的困难”强调意志力的重要。“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强调了人要有志向并且热爱它。“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立意提示

树立正确人生观;立足于当下;正确与错误;意志力;志向与热爱;思考的重要性。从中选取两到三点,依据其中的共性或联系来行文即可。比如,选,可写志向需要坚定的意志力;选,可写人生的志向要立足于当下,并要有坚强的毅力;选,可写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可能会出现错误,我们不要怕错误,而是要善于汲取教训;选,可写看清自己,既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又须立足于当下;选,可写既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也要有正视自我的勇气;选,可写立志高远,成就人生等。同时,若考生意图寻找材料中的不同点,亦可以从入手,思辨地议论想和做究竟何者更为重要。

十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②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恒宽)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④做自己最喜欢的,做自己最擅长的。(李彦宏)

⑤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历久弥新。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文题解析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句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第一句的意思为年岁寒冷,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萎。比喻坚韧,耐得住困苦,不改变初心。第二句的意思是不因为贫穷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节,不因为地位、身份低下而改变一个人的志向。第三句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环境黑暗,要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第四句中的“喜欢”与“擅长”二者是统一的,真喜欢的一定能做到擅长,做起来事半功倍。第五句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度的,而学问知识是无穷尽的,拿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无穷尽的知识。第六句的意思是有的人虽然是有生命的,但是精神上、意志上等方面已丧失了,没有

意志、没有意义了如同人死了一样。但有些人已经不存在,已去世了,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意志却感染、影响我们。是指人虽死但精神还存在。总之,我们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十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位心理学家,在超市中设立了一个可供顾客品尝不同品种果酱的摊位。当这个摊位陈列多达24种果酱供顾客选择时,约有60%的路人会在摊前驻足,而其中只有3%的人掏钱购买;当摊位陈列6种果酱供顾客选择时,仅有40%左右的路人会停留,而其中却有30%的人购买了果酱。

对于该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你是否认同?请联系生活实际,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认同”的具体角度举例:①选择过多,令人迷茫,太多干扰让人无所适从,甚至放弃目标,所以排除干扰,专一做事容易成功。②选择过多,会给人带来过高期望值,失望值也随之增加,所以减少欲望,更容易获得幸福。“不认同”的具体角度举例:①选择多,机会多,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愿望。②选择越多,*度越大,更容易获得幸福。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主题“不多选,是首选”。然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分析,如不多选,是首选,对于企业来说,不在于产品多,而在于质量好;不多选,是首选,对于个人来说,不在于机会多,而在于会把握;不多选,是首选,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在于西方式的*泛滥,而在于中国式的*集中等。最后,可以总结或者写出自己看法等,如没得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更少选择之下走更对的路,更能通向成功的巅峰。

二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又要好看又要好吃,眼福口福都要享受;而德国人却注重科学与营养,不但蔬菜常常生着吃,有时连肉馅也生着吃。中国菜讲究刀功,简单的菜刀和砧板,可将原料切成片、丝、条、块、丁、粒等各种形状,并且大小、厚薄、粗细均匀;而进了德国人厨房,简直就是进了厨具展览室,不论果、蔬、肉、骨,撕、拉、绞、削、剁,德国主厨们都有特定的专属工具,目的就是要人省时省力。中国菜注重经验传承,讲究分寸火候;而德国人却注重科学理性,恪守“本本主义”,一个德国人多次向中国人取经,学做水饺,每次都拿着笔和本,非得将做水饺所需的面、肉馅、味精、盐、油和菜精确到“克”,否则就没法做……

小小的厨房,不仅让我们品尝美食,体味亲情,更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让我们看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德国民众写一封公开信,内容是“展现民族风采,增进理解包容”,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审题】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材料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句/词:展现民族风采,增进理解包容

分析材料主旨: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作文题目是要求考生面向德国民众写一篇公开信,内容是“展现民族风采,增进理解包容”,要体现考生的认识与思考。考题分为材料,导语和要求三部分。考题贴近生活,开放性强,考题既有限定性因素,也包含了非常广泛的非限定性因素,有利于考生结合自身生活感受、情感经验挖掘材料内涵,拓展思路,充分表达对“展现民族风采,增进理解包容”的认识,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考题围绕中德两国民族展开,但内容层次、思想逻辑有多元化蕴含,贴近考生实际。考生可以从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展开探究性思考,有利于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开放性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考题包含自我反思意识,蕴含对“展现民族风采,增进理解包容”的多方面展望。

立意:中德两国之间,既要展现民族风采,又要增进理解包容。

二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头脑中转动着数字、公式以及天书般的阐释;同时,爱因斯坦又钟情音乐,总与小提琴为伴。一边是科学创造,一边是乐声袅袅,工作与爱好领域不同而和谐共存。

我国化学界先驱、著名化学家张子高业余喜欢收藏古墨,他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因为好墨讲究胶轻、烟细、杆熟,涉及胶体化学的知识。职业和兴趣如绿叶配牡丹,相得益彰。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材料展现了两位科学家的事例,引导同学们探讨工作与爱好之间的关系。

材料第1段主要讲述工作与爱好属不同领域,两者互补,使爱因斯坦既收获事业上的成就,也得到生活中的乐趣。据此可提炼出“培养工作领域外的爱好大有裨益”“厘清工作与生活,能促进专业技能和经验的提升”等立意。

第2段主要讲述张子高的工作与爱好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既拓宽了知识技能的广度,又加深了兴趣爱好的深度。据此可提炼出“工作与爱好同源同流大有益处”“爱好可以从工作中得来,又可以促进工作”等立意。

分别针对两段材料来立意固然可以,但综合起来立意更佳。如:人的一生在工作中忙碌,在生活中奔波,培养积极健康的爱好能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

立意时,必须围绕工作(职业)与爱好(兴趣)之间的关系,若只谈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或单方面谈工作或爱好,则视为偏题。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知识付费”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一个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众多知识付费平台如新浪问答、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吸引了大批网友,愿意付费获取知识内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知名答主的付费用户多达10余万,影响力不可小觑。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了优质内容的生产。但知识付费也存在弊端,即知识的碎片化。因为知识付费直接把观点、结论呈现给你,跳过了原因、推理、依据,你得到的只是一堆结果。

对此,你怎么看?请以“我看‘知识付费’”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在写作中,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既可以积极肯定,指出其优势,又可以指出其弊端,也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综合考虑,可以有以下立意:

(1)知识付费的出现与流行凸显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既体现了付费者可贵的求知热情,又体现了知识的价值,还提高了获取知识的效率,可谓多赢。

(2)不能一味依赖“知识付费”,要保留自己思考的权利,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我们都应该把思考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利用“知识付费”要科学适度,要保证自己有更多的通过思考探索获取知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