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论文共计推荐5篇

时间:2024-05-05 08:03:35 投诉 下载本文

质量管理论文共计推荐5篇

第1篇: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大全(推荐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隶属于武威市的三级乙等肿瘤专科医院,目前开放床位500余张,临床护理单元12个,特殊护理单元11个,护理人员370人,其中本科学历56人,大专202人,中专112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29人,护师89人,护士249人。

1.2方法

1.2.1传统纸质档案管理

2010—2011年护理部将所有护士的毕业证、身份证、执业证、资格证复印件按科室装订成册并定期更新,将荣誉证、进修结业证等复印件按类别分别装订成册,并定期更新。

1.2.2电子技术档案管理

2012—2014年护理部按来院时间为护理人员编写档案号,以护理人员的姓名及档案号为名称建立文件夹,将毕业证、身份证、执业证、资格证、荣誉证、进修结业证等各类证件的扫描件以子文件夹形式保存于其中;将护理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包括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职称,家庭情况,奖惩记录,科研及论文情况,每月护理部理论、操作抽考成绩,进修情况等)存入文件夹内,形成电子技术档案。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更新技术档案并保留备份。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方法更新、整理一次花费的时间,资料保存的完整性以及护理管理人员对两种管理方法的满意度。

1.4评价方法

工作人员分别记录更新一次档案所需时间,每月一次;每月统计科室、个人审核资料保存是否完整;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汇总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

2讨论

2.1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电子技术档案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功能,快速查找相关人员的资料,方便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同时还可以客观了解护士继续教育以及科研论文等情况。观察组在更新、整理技术档案时消耗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通过电子技术档案,护理管理人员可随时了解护士个人的工作表现及晋升情况,动态掌握护理人员资料,改变了以往因人员资料繁多查询困难的局面,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2资料保存完整

纸质版档案在办公室搬迁、借阅、保存不当等情况下可能会遗失,而电子技术档案管理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点,弥补了纸质版档案管理的诸多不足,使得资料保存更完整。观察组资料保存较对照组明显完整(P<0.01)。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的电子技术档案存有备份,要求科室管理人员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档案也存有备份,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减少了资料遗漏、丢失等现象。

2.3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护理部存有全院护理人员的电子技术档案信息,并由专职人员管理,负责完善基本情况登记表,各类证件扫描件的存储,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的录入,并负责定期更新;各护理站及特殊护理单元均有科室护理人员电子技术档案,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负责。电子技术档案的实施减少了管理人员整理、更新技术档案的时间,且方便查阅,增加了管理人员与护士、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提高了护理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表3显示,观察组管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4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家庭关系的建立便于紧急情况下护理管理人员查找其相关信息,了解护理人员的家庭背景,方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与护士间的沟通,帮助护士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可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2.5节约人力及资源

改变了以往各类证件复印件由各科室护理人员复印、上交护理部、护理部工作人员按类别顺序排列的工作方式,电子技术档案管理由护理人员将各类证件的扫描件通过QQ等方式传至护理部,护理部按技术档案号入册,节省了护理人员复印、上交档案所花费的时间,节约了护理部工作人员整理、更新技术档案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纸张的消耗,节约了人力及资源。

3小结

第2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策略论文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策略论文

摘要: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监测各种环境数据,而要确保与提高数据的质量,首先要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通过健全的机制,才能保证和提高数据的质量。本文意在探讨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

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才逐渐建立,直至2006年才形成明文规定,由此可见,在此之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一直得不到重视[1]。随着我国GDP的飞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才引起人们重视。在2006年颁布新《规定》后,环境问题才逐渐进入到行政阶层中[2]。但如何进行环境保护,还需从强化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开始谈起。

1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使用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仍然是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所颁布的条例,在经过多年的变迁后,陈旧的条例已不适用于现代化的环境建设中,更不符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因此,应结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尽快修订和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保障系统,细化至每一个环节的环境监测细节,从而建立完整、健全的环境监测制度,在法律法规强有力的约束下和威慑下,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如,在相关法律的约束下,对监测机构中的资质、监测工作人员的资格、监测规章制度的制定、监测网络的建立等予以明确、严格的规范,从而逐渐推行标注化建设,真正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2规范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据于环境监测设备的技术规范,因此建立有效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对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强对监测设备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目前我国虽已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并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中。但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常出现新旧设备和技术使用方法不一的情况,旧设备和旧技术严重落后,跟不上先进技术的.步伐。因此,要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及时更新以往监测技术,掌握和跟进现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同时要尽快制定出新的技术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合规性。另外,由于许多进口的新监测设备和技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诸如监测方法不恰当、监测流程不完整、使用方法与设备不一等问题。因此,应制定和出台进口监测设备的准入规章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通过借鉴国外对监测设备和技术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环境监测要求的准入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规范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

3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质量监督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高低,因此在选拔新人时,应选用工作能力较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等整体职业素养较高的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的职务。而对于原有员工,应展开全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训,主要包括增强职员的监测技术、加强职员的相关知识涵养、提高职员的工作能力、培养职员的责任意识等,从而切实提高质量监督员的整体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强化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职员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程度等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对能力较差、不合格的职员应给予相应惩罚并加强培训力度,从而全方面提高质量监督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水平。

4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环境监测机构,都将国家规定的计量认证与国家实验室制定的标准作为依据来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规定和标准来进行环境监测是远远不够并且行不通的,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要想实现质量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则必须要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地点的代表性、实地取样的规范性、样品保持的完整性与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等,才能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环境决策。由此可见,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要实现创新,则必须要完善环境监测的监督体系,全方面监控监测工作的准备、采集、保存、检测、报告等工作;还需建立灵活且有效的反馈机制,质控制度和标准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

5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影响着*对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环境执法的公正性,还影响着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3-4]。随着世界环境监测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和完善。通过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等手段,从而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羲.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与创新,2015(02):39-40.

[2]刘澍.建立主动型、预防型、信息化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130-133.

[3]吴迪.浅谈环境监测质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5(08):307.

[4]罗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4(11):8-9.

第3篇:质量管理软件的论文

质量管理软件的论文

1软件产品质量标准的形成

标准的制定应当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这一点光靠凭空捏造是不行的。制定标准的根本目的是:对社会生产秩序加以改善,并且在一定范畴内推动产品的流通,进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某种层面上而言,与人类的语言相同,"标准"是衡量人类劳动产品的一项重要标准,且随着人类文明和知识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进入工业时代后,产品的生产过程开始呈现工业化、综合化以及现代化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常常需要多家企业与多个行业参与其中,并且需要对多项技术进行融合,才能将产品完美地呈现。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愈发频繁,这势必会影响各个国家的国家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也促进了国际标准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国际标准通常是经由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共同制定,并且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进一步明确的标准。

2软件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不断强化软件工程质量。软件工程质量保证工作所指的就是开发出现的新软件进行检验,来确保这些软件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该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对软件产品进行审查、对一些工具、设备进行审查,以及对软件开发技术的审查评审,最后根据审查所得出的数据做成报告。具本人多年的研究经验,软件工程质量保证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①成立软件工程质量审查小组;

②合理规划小组审查活动;

③不断优化小组工作内容,避免小组在审查过程中出现漏洞。

(2)不断强化软件工程质量的管理程序工作的开展。我们知道,通过有效的软件管理,可以有效的实现软件工程的工业化、软件开发、生产的规模化,所以可以说科学、完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程序是软件工程发展的强有力后盾。本文经过研究,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对软件工程产品的质量需求加以构建。其中产品的质量需求应当满足全部客户的不同要求与条件,且将这些要求与条件转变成实际的标准,并加以介绍;与此同时,还必须对客户的要求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这些要求发生改变,那么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对软件工程加以补充,进而使软件设计更加的完善。

②制定一套软件产品开发与维护的有效方式。

(3)不断加强对软件开发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人是软件工程开发、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开展的`主体,所以不断加强软件开发队伍、软件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对于提高软件工程质量标准至关重要。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聘请优秀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积极学习国内外高效的管理经验,降低甚至是避免软件管理问题的发生。第二,定期组织有关软件开发知识与技术方面的培训,并积极号召广大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以便使其能够掌握最先进、最前沿的软件工程开发技术与管理知识,且进行考核,以保证培训的效果与质量,进而真正实现提升员工素质与技能的目的。

3结语

软件开发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的质量漏洞和缺陷,所以,这就要求有一套科学、系统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来实现对软件开发每一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软件工程质量的水平,为我国IT领域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4篇:浅谈海外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论文

浅谈海外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论文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向海外,去参与国际竞争,开展项目总承包业务。电力行业的不少国有企业,也正在积极参与竞争,不断扩大海外项目总承包市场份额。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对总承包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以及总承包合同的顺利履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专业质量管理人员,亲身经历了多个海外大型火电厂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其中大多数项目为总承包商与业主签订EPC总承包合同获取的一个全面实施EPC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海外大型火电厂项目。这些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努力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笔者对该类项目质量管理的要点进行总结,供业界同行借鉴和参考。

下面从七个方面进行总结,包括: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项目适用的标准和规范的管理;设计文件的业主审批;采购和施工过程质量文件(ITP、WPP)的编制及业主审批;质量检验与竣工验收文件的管理;NCR单的跟踪与关闭;设计工代现场服务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1.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国际标准《质量管理系统--基础和词汇》(ISO9000-2015)给出了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定义:“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⑴。因此,一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应包括:确定项目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项目执行过程的质量控制,对项目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和改进。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体系作业文件三个层次的文件。

根据海外项目总承包合同,在项目开工后,总承包商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覆盖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试运行、竣工验收及质保期服务等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各个子过程的质量管理文件,向业主提交项目质量手册、质量计划和相应的WPP(工作程序计划)和ITP(检验与试验计划)等文件,明确项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标准、过程质量控制办法和应形成的质量记录,经业主审批后方能实施。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1-2008)的要求,结合项目总承包合同要求来编写。内容主要是依据什么标准、按照什么流程、完成什么工作、形成什么质量记录。编写时优先引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质量记录表格,当项目总承包合同质量管理要求超越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时,必须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加以规定。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试运行等环节的分包商应编制相应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引用总承包商文件),且应与总承包商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协调。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简洁、适用、可操作性强。文件发布后要及时宣贯、培训,并定期检査执行情况(其中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检查可参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附录A《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3J所列内容来进行检查)。同时,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的变化及时升版,持续改进。

2.项目适用的的标准和规范的管理

由于海外项目总承包合同一般要求采用欧美等发达国家规范或项目所在国的规范,如采用等同的中国规范,总承包商要向项目所在国的权威机构申请,进行认证规范的等同性,取得权威机构的认证报告后再提交业主审批,经业主正式确认批准后才能在项目中采用中国规范。一般来讲,采用欧美等发达国家规范或项目所在国的规范,由于存在对规范进行消化的过程,总承包商为了保证项目进度要求,一般会优先选择向业主报批后再采用批准的中国规范,以便更容易加快设计进度、降低设计成本和保证设计质量。

在东南亚某国一个大型火力发电厂EPC总承包项目,业主在EPC总承包合同中就规定采用G7规范或等同的中国规范。当时中国规范报批包括引用同类其他工程已报批成果和直接报批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向业主提交同类其他工程已报批的中国规范名称、版本号、规范英文版及同类其他工程报批时的批文,业主审批同意后即可适用于本项目。递出申请,并同时提交拟报批的中国规范英文版,由其给出审批意见。如该权威机构意见为推荐使用,再将该意见及相应的中国规范名称、版本号、规范英文版提交业主最终审批,确认适用于本项目后,方可使用。该项目先后多次共报批92本中国规范,获得业主批准81本。正是中国规范报批工作的有效开展,才使得项目设计图纸的.审批工作得到有力支撑,进而项目施工得以按计划推进,最终项目总体进度得以保证。

随着我国在海外承担的总承包项目采用中国规范情况的增加,以及各行业协会向世界各国推介中国规范力度的加大,加上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规范会在海外总承包项目中得到业主的认可并被采用。

3.设计文件的业主审批

设计文件需经业主审批,这是海外总承包业主控制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一般会规定,设计文件只有通过业主审查批准后,才可用于施工。由于业主对设计文件编号、组卷、内容深度、表达方式、文化差异以及提交的逻辑先后顺序等方面要求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设计文件通常需要按业主审查意见升版(如在东南亚某国一个大型火力发电厂EPC总承包项目,设计文件一般升1?2版,升版次数多的达到5版),待业主确认无意见,盖上批准章后,才能交付施工。为了提高设计质量,把设计文件业主审查通过率控制在可接收的范围内,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首先要把业主对设计文件的审批过程作为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加以控制,制定设计文件业主审批一次通过率等设计质量目标,定出相应控制措施,并对实施情况加以跟踪。项目设总应在项目施工图设计技术组织措施中列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另外,可定期对审批不通过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常见病,重点针对主要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必要时,项目质量经理应配合项目设总组织设计人员,针对影响设计文件的通过率的主要问题,召开专门的质量分析会,找出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实施,直到关闭为止。也可参照国内施工图设计阶段监理质量控制程序,对施工图设计质量进行动态跟踪控制,定期形成总结报告来提高设计质量。同时,把设计文件审批与施工阶段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阶段质量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事前做好与业主和业主工程师的沟通,做好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事中做好工代配合及设计变更控制,事后对设计变更原因的分类和总结分析,都有利于提高后出版的相关图纸的审批率。

4.采购和施工过程质量文件(WPP及ITP)的编制及业主审批

采购和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主要通过推行作业标准化和严格执行检验与试验制度来实现,在海外总承包项目中就是通过WPP及ITP来实现。

WPP即工作程序计划,主要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等方面的WPP。ITP即检验与试验计划,包括工厂ITP和现场ITP两大类。项目EPC总承包合同一般会规定,所有的WPP和ITP都必须经过业主批准后才能实施。WPP和ITP的内容,来自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条款、设计文件以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有时也来自业主对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条款的理解和解释。

WPP和ITP-般由总承包商与业主商定格式要求,由分包商在总承包商的指导下负责具体编制,由总承包商报业主审査批准后再交分包商实施。

为了提髙WPP和ITP业主审査通过率,在提交审查前,要对WPP和ITP按机组号、系统和专业进行科学分类,要提高通用性,要与业主充分沟通。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事先与业主商定一个参考项目,或确定一个模板,在此基础上编制的WPP和ITP容易得到业主的认可。同时,中国总承包商一般可借鉴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的工程质量验收划分[6],即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经验,结合项目EPC合同中有关检验与试验的要求,按国际通行的分类原则把WPP和ITP划分为C(CIVIL)土建类、M(MECHANICAL)机务类、E(ELECTRICAL)电气类、1&C(INSTRUMENT&CONTROL)仪控类及G(GENERAL)综合类等共五大类。这样也便于质量管理文件和记录的归档和竣工文件的移交。

在东南亚某国一个大型火力发电厂EPC总承包项目,WPP、ITP各多达数百个,业主审査大多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修改、升版后才得到批准。针对实力薄弱的项目所在国本土的施工分包商,EPC总承包商项目质量管理团队耐心指导、认真检査和校审其编制的WPP、ITP,才能得到业主审査批准。

5.质量检验与竣工验收文件的管理

由于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的竣工文件,要按照出施工文件一样正式出版,并要提交业主审查,无意见后才能移交。同时,业主在EPC合同中的有关质量检验与竣工验收文件规定不一定很细致,加上项目所在国与中国有关文档管理的法规以及文化和习惯的差异,项目所在国对海外EPC总承包项目质量检验与验收文件的签署与归档要求、文件格式、组卷方式和归档份数等方面的要求往往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兼顾项目所在国及项目总承包商对质量检验与竣工验收文件的要求,在项目文档管理制度中必须预先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考虑相应的成本费用。

的跟踪与关闭

NCR即不符合项报告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发现EPC任何环节出现不符合项目适用的法律法规、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条款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时,业主或总承包商都会开出NCR单,要求项目承包商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直到问题得到纠正和处理,并经业主验证符合要求,才能关闭。

如果项目请款与NCR单的关闭直接挂钩,业主开出NCR单后,总承包商必须组织分包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及时关闭。项目质量经理应安排质量工程师及时汇总登记自身和各分包商NCR单,定期盘点跟踪NCR单的关闭情况。

7.设计工代现场服务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要做好设计工代现场服务工作,首先要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对设计工代服务内容、流程及要求进行规定,然后配备高素质的设计工代。海外总承包项目建设标准大多还是向欧美发达国家看齐,业主顾问通常也是欧美专家,而施工分包商和设备供货商现场技术人员的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在此情况下,总承包项目设计工化要协调处理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方面与设计有关的问题,就必然要求项目设计工代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好的协调能力和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即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同时也要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耐心和沟通协调技巧。另外,还要善于学习,能吃苦耐劳,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只有以上各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真正提高设计工代现场服务质量。通常设计工代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可以让现场服务质量得到改进与提高:

1)熟悉项目总承包合同有关设计的要求、设计规范规定和施工图纸内容。

2)认真参加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及时解决相关单位提出的问题。

3)认真参加总承包商或业主组织的与设计有关的项目多方协调会。

4)以更好满足项目实现质量、进度、费用三大控制目标为出发点,做好设计变更的控制。

5)及时做好工代日志、工程大事记等工代现场工作记录,多方收集质量信息并加以利用。

6)利用直方图、排列图m等数据处理工具对设计变更原因和业主审批意见的类别进行分析,找出设计改进的重点和方向。

8.结论

海外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要点主要包括:有明确的项目质量目标,建立和维护一个全面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有适当的项目适用的的标准和规范,充分考虑业主对设计文件、采购和施工质量文件审查对实现质量、进度、费用三大控制目标的影响,做好质量检验与竣工验收文件的管理和NCR的跟踪,不断改进和提高设计工代现场服务质量。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各行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揽的总承包项目会越来越多。只有通过不断总结,海外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才能得到不断提高。相信中国企业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在海外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5篇:全面质量管理的论文

全面质量管理并不等同于质量管理,它是质量管理的更高境界。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员工真正做到视质量为企业生命的过程,是改变员工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强调全员的教育和培训,将企业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使企业中的所有员工和资源都融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之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基础。质量管理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企业应该使全体员工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责任,使质量管理从事后的检查走向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由此可见,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不仅要管理好生产过程,还需要管理好策划、设计和使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策划过程、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五个过程的质量管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给质量一词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从定义上看质量不单指的是产品。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即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简称人、机、料、法、环。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要求有全面的质量概念,还需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强调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其次,全面质量控制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过程,而且要管理人力资源、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

二、企业如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企业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不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是应该在企业的每个管理环节上,把全面质量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用一、二个月时间拿到一张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很容易。但是,要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和每一个工作过程,不是一件易事。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却是可使企业长期受益。

1.注重以人为本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必须十分重视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建立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体系,首要的是必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实现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产品形成的每一过程,都离不开人的作用。无论是手工业生产时代,还是机械化、自动化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人在质量保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应该以自检为主。质量是管出来的,不是事后检查出来的。意识决定行动,任何管理措施的实施都要统一员工的思相意识。领导者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产品制造的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在全员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提高每个员工的质量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宣传和培训,增强员工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时时处处为职工着想,把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紧地联在一起,注重发挥员工抓质量的潜能,把提高产品质量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质量管理以预防为主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1:2008中规定: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它过程的要求相一致。就是说产品实现的策划阶段就应把质量管理过程纳入其中,包括预防的概念。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都将质量管理的目光放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使得产品的质量符合某种技术标准,并以此确认为是合格的产品。这种通过产品生产后的检验来控制产品的质量方式,并不能防止缺陷的产生,仅仅是一种补救措施。因此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必须意识到质量应该以预防为主,通过事前管理的方式来降低产品的成本,有针对性地找出导致质量事故的原因,从而更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3.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持续改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必须符合顾客的要求才有可能销售出去,它要求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顾客的要求,始终以顾客的满意为目标。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为顾客服务,而不是为标准服务。企业依存于顾客。因此,企业应当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一般都是以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为目标,即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只需要符合企业事先制订的技术要求就行。顾客的需求通常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变得更高,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动态的质量管理概念。全面质量管理不但要求质量管理过程中有控制程序,而且要有改进程序。持续的质量改进可使企业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价值,企业应当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企业各个过程,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以第一的质量造名牌汽车,把第一的服务送广大顾客”,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只有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企业才能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做到好上加好,确保企业获取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4.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为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权限和运行程序,配备必要的资源,使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各项因素都得到控制,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企业必须保证质量体系建立过程的完善,保证质量体系建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使全面质量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人、财、物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涉及企业中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做好全过程的组织协调。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转起来。为分清责任,必须明确质量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形成一个完整、严密、高效的质量责任体系,保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5.全面质量管理和经济利益相结合

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广义的质量,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不矛盾,它们是协调一致的。对企业管理而言,产品无质量就等于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数量即使再多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质量问题始终是和经济利益相交织。对员工来说,如果把质量管理和经济利挂钩,会大大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所以,对企业和员工来说,用经济利益去驱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更加直观,也更有号召力。

在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也是为了减少整个生产过程及各个工序的无效劳动和材料消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实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双赢。

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质量已经走出了产品本身的范围,逐渐延伸到服务之中,全面质量管理也从单纯的质量控制上升到企业经营的层面。对于企业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是开展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鼓励全体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去。

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今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和质量。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必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企业应正确认识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把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回报顾客,回报社会。